瑞昌“南竹”与伽师“北柳”的相遇
?
10月15日,玉苏甫·卡依木在非遗展新疆展区编织柳条作品。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韩亮摄
?
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南竹北柳”编织技艺,在新疆美术馆举行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相遇。
?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编织成各种器具。南方产竹,北方植柳,于是流传下‘南竹北柳’的说法。”10月15日,江西瑞昌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田先敏边现场演示竹编技艺,边为大家介绍编织技艺的由来。只见他手指上下翻飞,几根竹篾很快就变成一个古朴雅致、玲珑可爱的小挂件。
?
得知相隔几十米的新疆喀什展区,来自伽师县的柳编传承人玉苏甫·卡依木正在现场展示,田先敏三步并作两步前去观摩。红柳条和胡杨枝相互交织,十几分钟,精致的花篮在玉苏甫的一双巧手中编成。
?
田先敏仔细观察柳编花篮,并和自己的竹篮比较,“无论南北方,也无论竹编或柳编,编织技术基本一致,都会使用‘平织’技法,还有穿编、花编等,只在材质上有所区别。南竹柔韧圆润,作品精致细腻;北柳易断生脆,作品豪放粗犷,这也比较符合南北方人的性格特征。”
?
2008年,瑞昌竹编和新疆柳编(维吾尔族枝条编织)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新疆柳编“麻花编”技艺在竹编中少见。田先敏细细询问,得知玉苏甫没有模具,完全依靠手感和个人经验就能编织出各种形状的用具,且误差很小,他竖起拇指,啧啧称赞:“你厉害!”
?
玉苏甫家族从事柳编已有约200年,他自小随父亲学习柳编。玉苏甫对竹编变化多样的造型和鲜艳夺目的着色非常羡慕,“我编的篮子还太原始,产品种类只有50余种,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
瑞昌竹编技艺历史久远,千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传承发展,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工序复杂,编织要求高、难度大、品种繁多,相关的编织工作很难用现代机器生产来代替。在瑞昌当地,竹编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田先敏说:“瑞昌竹编以前的产品主要有橱柜、簸箕、米筛等生产生活用品,近年来主打工艺品市场,开发出花钵、飞禽走兽、礼品盒等100多个品种,已经销售到东南亚、西欧等地。”
?
与田先敏交流后,玉苏甫有新目标:“虽然大家的编织技艺相差无几,但是在产品开发上我们还需要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出好产品。除了竹编,这次非遗展还有吉林的草编,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 店方回应油条标价68元一份:是很大很大一根黄金大油条,还包含酸2023-08-08 06:08:13
- [黄金]2023年8月8日洛阳常州金店今日金价(多少钱一克)2023-08-08 06:08:57
- 端午股市休市几天2023? 端午放假2023年放几天高速免费吗?2023-08-08 06:08:26
- 中秋国庆股市2023年放假调休时间安排 股市中秋国庆放假安排20232023-08-08 06:08:22
- 丫丫干饭名场面来了,肉眼可见变圆润了:蛋糕是熊猫抱寿桃2023-08-03 02:08:07
- [期货]白糖期货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5月10日)2023-05-23 06:05:33
- 男子用小刀残忍割断看门猫尾巴 动手前多次抚摸猫咪四处张望2023-05-10 0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