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更名为发展新增长点,贝因美欲解盈利困局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6 17:44:53
作者:

主营业务亏损背景下,贝因美谋求多元化发展会是破局之道吗?

投稿来源:华牛原创

导读

今年上半年贝因美业绩再度曝出亏损,净利润亏损1.22亿元,同比大降1527.62%,净资产也进一步减至16.92亿元。对于上半年的亏损,贝因美将其归因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以及外部的竞争环境。

9月12日,贝因美发布《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名称及地址的公告》,拟增加经营范围“技术推广服务,自有房屋租赁,健康管理(不含诊疗),日用品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并拟将公司全称由“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

在出生数明显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变更名称及拓展经营范围,贝因美声称是为了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欲解盈利困局

贝因美拟更名、变更经营范围的种种举措,与公司业绩承压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贝因美主要从事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亲子食品和其他婴幼儿辅食等。

因2016年度、2017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贝因美股票曾被披星戴帽。在2018年成功扭亏后,贝因美于今年4月18日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

不过,今年上半年贝因美再度陷入盈利困局。数据显示,贝因美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12.96亿元,同比增长5.16%,对应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22亿元,同比下降1527.62%。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贝因美称是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在此背景下,贝因美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谋变。9月16日,贝因美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贝因美董事长谢宏表示,“贝因美目前正处在非常关键时期,公司更名是为了回归初心”。谢宏还提到,重拾顾客思维,围绕目标用户的多维度需求,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进行关联业务的多元化。

去“食品化”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之初,贝因美一度涉足母婴店、母婴平台、婴童业、辅食类、儿童奶甚至保险业。2012年贝因美进行了战略转型调整,生活馆、保险代理、婴童用品等非食品业务被剥离出去,由“孕婴童产业综合运营商”转变为“婴童食品第一品牌”。

时隔7年,贝因美再次扩大经营范围,并意图在公司名称上,去“食品化”。

在公告中,贝因美称,此次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是为更好地发挥在婴童行业多年耕耘所积累的优势,应对人口出生数下降、母乳喂养增加、竞争更趋激烈的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婴童食品,而将围绕婴童所需进行多元化发展, 通过满足母婴家庭更多的消费需求,提高单个客户的营收贡献,不断开拓业务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贝因美营收微增5.16%,净利润却大亏1.22亿元,同比大降1527.62%。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元,为净流出,同比下降163%,期末的募集资金余额只有225.96万元。贝因美目前处于募资基本用完而自我“造血”不足的困境中。

贝因美目前的主营业务面临困难,需要管理层和董事会集中精力专注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上市公司在考虑多元化发展或者非主营业务投资时,应当先确保主营业务走出困境,经营性利润扭亏为盈。

主营业务亏损背景下,贝因美谋求多元化发展会是破局之道吗?

结语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整个消费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贝因美需要打造全年龄段健康生态体系。因此贝因美需要建立消费年龄的金字塔去匹配未来的市场。

同时贝因美此举反映出国产奶粉行业困境。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整体大环境并不乐观,可能贝因美需借助外围业务转移视线。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千寻专栏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联系我们)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