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信仪器利润靠补贴核心零部件靠进口,研发投入连年下滑,科创属性屡遭质疑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5-08 00:41:11
作者: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沐霖

  时代商学院实习研究员 吴桐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在环保、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持续加大,对复杂物质的精确分析需求日益增长,可提供检测服务的质谱仪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对此也高度重视,给予了相关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和补贴。

  然而,有这么一家企业,拿着丰厚的补贴却重销售轻研发,两次冲刺科创板均被质疑其科创“成色”,这家企业就是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

  禾信仪器主要从事质谱仪器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4月1日,该公司通过科创板上会审议,目前因财报更新处于“中止”状态。

  事实上,这是禾信仪器第二次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2020年1月21日,禾信仪器和保荐机构国信证券申请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第一次闯关科创板就此折戟。然而,“回炉重造”并未能改变禾信仪器科创成色不足的问题。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禾信仪器研发投入连年下降,重销售轻研发,零部件大幅依赖国外进口,靠政府补助拉动利润,2017年的补助金额更是超过了当年净利润,若剔除政府补助,禾信仪器该年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4月19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禾信仪器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复。

  01

  利润靠补贴,核心零部件靠进口

  禾信仪器成立于2004年,该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质谱仪及相关技术服务,主要聚焦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的PM2.5、VOCs和O3监测。质谱仪是通过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进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高端分析仪器。根据SDI统计,目前全球质谱仪市场主要被国际行业巨头占据,国外企业占据全球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经济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少厂商也开始入局,但直至2018年,国内厂商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占有率也只有14.4%。

  禾信仪器是国内质谱仪行业的参与者之一,2017年至2020年1—6月,该公司分别实现了9251.55万元、1.25亿元、2.2亿元和7677.68万元的营业收入,增长趋势明显,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38.87万元、1897.25万元、4532.86万元、784.53万元。禾信仪器的业绩看似增长势头强劲,然而至今未能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禾信仪器招股书中显示,2017年至2020年1—6月,该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522.4万元、1377.4万元、2948.6万元和661.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4.6%、61.6%、54.4%和64.2%,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17年的政府补助金额甚至远超其净利润,若剔除政府补贴,禾信仪器2018—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直接腰斩。

  与同行可比公司相比,禾信仪器获得的政府补贴占净利润的比例明显过高。经时代商学院计算,2017—2020年上半年,同行可比公司如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钢研纳克、三德科技的政府补贴占比平均值分别为23.18%、15.87%、36.16%和27.65%。

  

  对此,禾信仪器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经营业绩对政府补助存在依赖,如未来禾信仪器无法持续承担或参与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导致政府科研项目资金投入缩减甚至取消,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目前生产的质谱仪所需的主要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等)大幅依赖国外进口。招股书显示2017-2020年1-6月,禾信仪器花在进口仪器的总金额分别为 1301.83万元、 1055.46万元、 2295.39万元和 641.71万元,占当年总采购额的比重分别为 29.70%、20.19%、22.32%和14.59%。其中,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该公司国外供应商产能及国际物流受限,从而导致占比有所下降。

  

  如图表2所示,禾信仪器的核心零部件均来自欧美进口,其中约七成激光器长期来自美国,分子泵九成来自欧洲,主要应用于该公司的质谱仪和SPAMS系列产品。由于目前这些高精尖零件无法自行生产,且暂无国内替代品,禾信仪器存在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情况。若国际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贸易摩擦加剧等,上述原材料的采购将受影响,从而直接制约禾信仪器的持续经营。

  02

  研发连年下滑,销售费用

  高于同行,科创属性存疑

  时代商学院研究认为,禾信仪器若想寻求进一步发展,亟需缩小与外国同业者的差距,在完善自身销售服务网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技术层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质谱仪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质谱仪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环境监测、医疗 健康、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质谱检测。未来质谱仪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复杂,对质谱仪的技术指标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可以说是技术研发水平的高低决定行业竞争格局。

  那么,禾信仪器是否真正把政府给予的高额补贴用在了实处?

  时代商学院发现,禾信仪器近年的研发投入逐年下降,2017—2020年上半年,禾信仪器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 3230.07万元、3243.47万元、3986.68万元和 1630.1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91%、26%、18.13%和 21.23%,研发投入也低于可比同行。

  

  

  而2017-2020上半年的销售费用为2728.45万、3729.65万、5847.27万、2083.48万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29.49% 、29.90%、26.60%、27.14%,大幅高于同行均值18.02%、17.48%、19.48%、21.42%。

  从员工结构来看,禾信仪器共有销售及服务人员214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9.2%,而研发人员仅为103人,占公司总人数23.68%,销售人员约是研发人员的一倍,差距较大。可见,禾信仪器把重心放在了销售团队,研发重视程度不足。

  

  据悉,此次为禾信仪器第二次冲刺科创板,该公司曾于2019年6月申报科创板上市,被质疑是否符合科创板上市标准。

  2020年1月21日,禾信仪器选择主动撤回申请终止IPO,止步于第二轮问询。2020年5月,禾信仪器重新申报,但上交所仍在第二轮问询中要求禾信仪器作出公司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理由和依据,其科创定位仍然存疑。

  利润靠补贴,核心零部件靠进口,重销售轻研发,禾信仪器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参考文献】

  禾信仪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上交所

  禾信仪器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上交所

  禾信仪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上交所

  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钢研纳克、三德科技历年年报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联系我们)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