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A股上市? 7年5次冲击IPO,曾卷入“毒牛油”死刑案
作者:深蓝研报组 内容来源:深蓝财经
明天A股股民将第一次“吃”到麻麻辣辣的川味火锅。
4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公告称: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将在本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该公司A股股本为41315.5万股,其中4132万股于2019年4月16日起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天味食品”,证券代码为“603317”。发行价格为13.46元/股。此意味着,“川味火锅底料”第一股将正式进入A股市场。
公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天味食品实现营收分别为9.84亿元、10.66亿元、14.1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1.84亿元、2.67亿元,整体保持上扬态势。深蓝研报君研究招股书和公开信息发现,天味食品虽然上市前业绩光鲜,但在未来的上市旅程中却依然暗藏风险,市值管理或更需优化。
7年5次冲击IPO,曾卷入“毒牛油”死刑案
据了解,天味食品2010年成立,是以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为主导的大型川味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核心品牌包括“大红袍”、“好人家”等,产品主要以火锅底料、川菜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产品系列构成,其中火锅底料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
在本次IPO过会之前,2012年、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天味食品曾7年5次冲击IPO。
在其第三次冲击IPO的2015年,“毒牛油”食品安全案宣判,该案件以3.4亿的罚金,和主犯被判处死刑而轰动整个食品行业。“毒牛油”案件的被告企业——安顺开发区金安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安食品”),曾是天味食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据新华网报道,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进行了一审宣判。金安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使用非食品原料制作食用油1.9万余吨,销售额高达1.7亿余元,被判处罚金3.4亿余元;该公司法人代表韦明金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中明确写道:
“经查明,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金安公司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大量生产有毒、有害牛油脂,并通过销售给重庆红久久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德庄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三五世全食品有限公司和四川成都天味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流入市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天味食品在2014年最早发布的一份招股书显示,直到金安公司事发的2013年5月之前,金安食品一直都是天味食品前五大供应商之一。2011年,其向金安食品的采购金额便已达到2073万元;2012年度,其更是从金安食品处采购牛油3560.26吨,占同类采购的55.05%;2013年1-5月,采购金安食品牛油1250.28万吨,采购含税金额1136.46万元。
虽然该公司已于2013年6月其终止向金安公司采购食用牛油,但业内普遍认为,公司所用原材料品种较多,包括油脂类原料、辣椒、花椒等农副产品,盐、味精等基础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上述原辅料采购涉及多个供应商,同时供应商亦有可能向其上游采购原材料,采购链条较长,涉及面广,而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公司面临因原材料质量安全出现问题而导致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销售数据存疑,客户采购额超全年销售额
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渠道分,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经销商,定制餐调和电商,其中经销商渠道占比在8成以上,定制餐调和电商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定制餐调指根据连锁餐饮客户需求进行定向开发的产品,在传统商业受电商冲击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比例显得有些失衡。
数据显示,2015-2017年,天味食品定制餐调客户数量分别为10家、77家、190家,逐年大幅增长。根据招股书,天味食品已将定制餐调业务作为公司重点项目进行开发。
而这个重点开发的项目,却存在疑点。
天味食品2017年定制餐调渠道客户第3名为“郑州市姐弟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姐弟俩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姐弟俩公司2017年全年营业额仅919.3万元。
而招股书则显示,天味食品2017年向姐弟俩餐饮销售550余吨土豆粉底料,销售金额高达944.83万元。
一家年营业额仅919.3万元的渠道客户,其是否有采购944万元调料的需求?这一点确实值得投资人深思。
有问题的客户不止姐弟俩公司一家。
根据招股书披露,天味食品2015年定制餐调渠道客户第4名为“武汉群福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群福里”),销售量17364KG、销售金额29.93万元。
但来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资料却显示,武汉群福里早在2011年就被工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
4年前就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如何能成为4年后的大客户?
此外,占营业收入8成以上的经销商业务,也存在一定风险。据公开资料,2017年底天味食品合作的经销商有769家,而招股书中公布截至2018年的经销商只有751家。对于经销商的减少问题,天味食品方面并未有任何说明。
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天味食品的经销商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一旦经销商出现经营不善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势必会给天味食品产品在该地区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产能过剩待解,环境污染未解
上市后市值发展趋势待考
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底料收入占天味食品总营业收入48.61%,其次是川菜调料,占比36.72%。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火锅底料这一业务的竞争门槛并不太高,或许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增长。据了解,天味食品此次拟募资5.3亿元,主要投向天味家园生产基地改扩建建设项目、双流生产基地改扩建建设项目,两项目达产后每年产能将新增3.8万吨。
梳理发现,公司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其综合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产能利用率不足还要扩产,可能会为公司埋下产能过剩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还有天味食品的环保问题,在资本市场中,环保问题一直是关注焦点之一。
而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进驻结束后四川省继续受理环境信访举报办结情况一览表(第十六批)显示,天味食品的子公司“四川天味家园食品有限公司”,被群众投诉“长期把废水排放到河里,造成环境污染”。
政府有关部门认为投诉情况属实,双流安德街道责令四川天味家园于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截至2018年3月,并未发现四川天味家园整改完成的告知书。
但另一方面招股书显示,截至18年6月底,公司流动资产7.62亿元,而流动负债只有1.9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7.36%。并且,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入,2017 年末还分红1.8亿元。这些财务指标意味着,天味食品并不缺钱,公司流动性充足。不差钱的情况下,上市融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中访网财经)
明天A股股民将第一次“吃”到麻麻辣辣的川味火锅。
4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公告称: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将在本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该公司A股股本为41315.5万股,其中4132万股于2019年4月16日起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天味食品”,证券代码为“603317”。发行价格为13.46元/股。此意味着,“川味火锅底料”第一股将正式进入A股市场。
公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天味食品实现营收分别为9.84亿元、10.66亿元、14.1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1.84亿元、2.67亿元,整体保持上扬态势。深蓝研报君研究招股书和公开信息发现,天味食品虽然上市前业绩光鲜,但在未来的上市旅程中却依然暗藏风险,市值管理或更需优化。
7年5次冲击IPO,曾卷入“毒牛油”死刑案
据了解,天味食品2010年成立,是以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为主导的大型川味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核心品牌包括“大红袍”、“好人家”等,产品主要以火锅底料、川菜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产品系列构成,其中火锅底料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
在本次IPO过会之前,2012年、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天味食品曾7年5次冲击IPO。
在其第三次冲击IPO的2015年,“毒牛油”食品安全案宣判,该案件以3.4亿的罚金,和主犯被判处死刑而轰动整个食品行业。“毒牛油”案件的被告企业——安顺开发区金安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安食品”),曾是天味食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据新华网报道,贵州省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进行了一审宣判。金安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使用非食品原料制作食用油1.9万余吨,销售额高达1.7亿余元,被判处罚金3.4亿余元;该公司法人代表韦明金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中明确写道:
“经查明,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金安公司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大量生产有毒、有害牛油脂,并通过销售给重庆红久久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德庄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三五世全食品有限公司和四川成都天味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流入市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天味食品在2014年最早发布的一份招股书显示,直到金安公司事发的2013年5月之前,金安食品一直都是天味食品前五大供应商之一。2011年,其向金安食品的采购金额便已达到2073万元;2012年度,其更是从金安食品处采购牛油3560.26吨,占同类采购的55.05%;2013年1-5月,采购金安食品牛油1250.28万吨,采购含税金额1136.46万元。
虽然该公司已于2013年6月其终止向金安公司采购食用牛油,但业内普遍认为,公司所用原材料品种较多,包括油脂类原料、辣椒、花椒等农副产品,盐、味精等基础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上述原辅料采购涉及多个供应商,同时供应商亦有可能向其上游采购原材料,采购链条较长,涉及面广,而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公司面临因原材料质量安全出现问题而导致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销售数据存疑,客户采购额超全年销售额
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渠道分,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经销商,定制餐调和电商,其中经销商渠道占比在8成以上,定制餐调和电商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定制餐调指根据连锁餐饮客户需求进行定向开发的产品,在传统商业受电商冲击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比例显得有些失衡。
数据显示,2015-2017年,天味食品定制餐调客户数量分别为10家、77家、190家,逐年大幅增长。根据招股书,天味食品已将定制餐调业务作为公司重点项目进行开发。
而这个重点开发的项目,却存在疑点。
天味食品2017年定制餐调渠道客户第3名为“郑州市姐弟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姐弟俩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姐弟俩公司2017年全年营业额仅919.3万元。
而招股书则显示,天味食品2017年向姐弟俩餐饮销售550余吨土豆粉底料,销售金额高达944.83万元。
一家年营业额仅919.3万元的渠道客户,其是否有采购944万元调料的需求?这一点确实值得投资人深思。
有问题的客户不止姐弟俩公司一家。
根据招股书披露,天味食品2015年定制餐调渠道客户第4名为“武汉群福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群福里”),销售量17364KG、销售金额29.93万元。
但来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资料却显示,武汉群福里早在2011年就被工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
4年前就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如何能成为4年后的大客户?
此外,占营业收入8成以上的经销商业务,也存在一定风险。据公开资料,2017年底天味食品合作的经销商有769家,而招股书中公布截至2018年的经销商只有751家。对于经销商的减少问题,天味食品方面并未有任何说明。
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天味食品的经销商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一旦经销商出现经营不善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势必会给天味食品产品在该地区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产能过剩待解,环境污染未解
上市后市值发展趋势待考
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底料收入占天味食品总营业收入48.61%,其次是川菜调料,占比36.72%。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火锅底料这一业务的竞争门槛并不太高,或许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增长。据了解,天味食品此次拟募资5.3亿元,主要投向天味家园生产基地改扩建建设项目、双流生产基地改扩建建设项目,两项目达产后每年产能将新增3.8万吨。
梳理发现,公司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其综合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产能利用率不足还要扩产,可能会为公司埋下产能过剩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还有天味食品的环保问题,在资本市场中,环保问题一直是关注焦点之一。
而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进驻结束后四川省继续受理环境信访举报办结情况一览表(第十六批)显示,天味食品的子公司“四川天味家园食品有限公司”,被群众投诉“长期把废水排放到河里,造成环境污染”。
政府有关部门认为投诉情况属实,双流安德街道责令四川天味家园于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截至2018年3月,并未发现四川天味家园整改完成的告知书。
但另一方面招股书显示,截至18年6月底,公司流动资产7.62亿元,而流动负债只有1.9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7.36%。并且,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入,2017 年末还分红1.8亿元。这些财务指标意味着,天味食品并不缺钱,公司流动性充足。不差钱的情况下,上市融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中访网财经)
>相关新闻
- [黄金]宝庆银楼今日金价多少钱一克(2023年8月8日)2023-08-08 06:08:48
- [黄金]2023年8月8日闵行各大金店铂金价格一克多少2023-08-08 06:08:46
- [期货]今日动力煤期货价格表(2023年7月12日)2023-08-08 06:08:32
- K396列车上44名学生徒步12公里脱困:一致选择继续研学2023-08-03 02:08:39
- [黄金]2023年5月18日山西运城老庙黄金价格今日价格(多少钱一克)2023-05-23 06:05:50
- [黄金]2023年5月10日大连城隍珠宝黄金今日价格多少一克2023-05-10 06:05:29
- 今晚24点调油价!油价将迎来年内"第4次"下调,下调幅度是多少呢?2023-05-07 04:05:59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