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基金赚钱才收费,多赚还不多收,有这种好事吗?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2 17:54:07
作者:基金
  不赚钱不收费,一直都是私募的卖点,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公募最近才刚开始起步,因为一直以来,“旱涝保收”的管理费都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大家即使去年没赚钱,依然要交管理费,去年到底交了多少呢?

  数据上看,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收入总计是610.94亿,尤其是货币基金收的最多,2018年货币基金合计贡献管理费225.43亿元,较2017年增长49.5%。光天弘基金去年管理费收入就达到52.28亿元,其次才是混合型基金208.05亿元。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别为82.07亿元、67.17亿元。


  也就是说,几乎没啥风险的基金收了不少钱,但高风险的股票基金才占比十分之一,是不是不合理,说明大家的主要资金都交给了货币基金打理,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并不多。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过去股票类公募基金业绩波动非常大,比如去年几乎都亏钱了,20%以上算少了。但今年大家却平均赚20%以上,可是大家总是亏钱时候多,尤其是亏钱的时候,基金公司依然要赚管理费,大家心理就不舒服,一年1.5%,加上托管费0.25%一年,亏得更多了。


  货币基金一年收益才2%多,所以导致大家对高风险基金更谨慎了,尤其是主动管理类基金,完全依靠基金公司和经理的实力,有时可能大幅跑输市场,但并不影响基金经理年入百万,不像私募基金,不赚钱就不收费。

  其实,基金经理也不爽,业绩好也赚百万,不像私募经理大比例提成,上不封顶,业绩差反而挨骂。没有更好的激励制度,时间久了,好的基金经理也懈怠了,只要别比平均水平差太多就好,反正不容易做到前几名,中规中矩就是王道。

  导致目前大部分主动基金指数化,很多甚至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基金,非常鸡肋。那大家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好了,管理费更低,不到主动的一半。

  如何改变这种吃“大锅饭”的状态呢?调动大部分基金经理的积极性,和投资人的利益一致,为大家做出好业绩呢?

  最近的浮动管理费模式是一种大胆尝试,会不会是终极解决方案呢?最近已经有六家基金公司拿到批文,有5只基金明天就正式发售,我们拭目以待未来的业绩表现。

  单从这次产品模式来看,“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成了“标配”。并不是大家期待的不赚钱就没有管理费模式,说明基金公司还是很保守,但不代表未来不会使用。这次虽然赚赔都要收0.8%的固定费率,但总之比过去的1.5%要少多了,是一个进步。此外,这次基金公司诚意十足,如果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过8%才收钱,对超过8%的部分加收20%的业绩报酬。


  什么意思呢?咱们简单算一笔涨,也就是说达不到8%年化收益,咱们的管理费就交的少了,这比较符合大家的心态,过去是亏多少就要照常收,比如经过测试,当你的持有收益达到年化11.5%时,管理费才和以前一样是1.5%,性价比的确高了。


  并且是在你赎回的时候一次性收取,如果你持有到期是不收赎回费的。举个例子,你在任意时间点买了中欧启航,因为这次都是封闭式基金,你不能直接赎回,所以要持有3年到期,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还有操作方式,尽量不要一把梭,把子弹打光,这次和以往的封闭基金不同,可以通过定投拉低成本,支持每天开放申购。





  目的就是让大家做价值投资,避免在牛市时追涨,熊市时杀跌,最后算下来不赚钱,这也是过去大家一直“错杀”股票基金的原因。根据历史数据,5年长期持有的人赚钱概率近90%以上,从中欧基金的数据看,王培经理管理的两只基金,长期持有后,有95%以上的客户赚钱了,当然不是给中欧做广告,其实大部分基金都是如此,只要持有超过2年以上,外加上定投的话,赚钱是大概率事件,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持有,去年很多人亏了就停止定投,甚至赎回了大部分仓位,造成今年的高位踏空,甚至还要追回来。

  超哥说个段子,一个基金销售人员的赚钱经,在不好销售的时候,有个基金销售就拼命定投,在大家都抢着买,随便发一只都大卖的时候,这个基金销售就拼命卖卖卖,最后基金销售赚的比工资还多,反而基民一直做电梯。

  其实不管基金如何收费,是不赚不收,还是多赚少收等等模式,最重要的是长期让大家赚钱,大家希望的是牛市多赚钱,超越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收益,熊市的时候少赔钱,比沪深300指数基金赔的少,这样才有意义。

  就像东方红的基金一样,每年都能做到20%以上收益,谁又会在乎1.5%的管理费能,如果你能赚40%每年,再多两倍都值得,但目前有实力的基金经理就像大熊猫,屈指可数。

  所以核心初衷还是激励基金经理帮咱们多赚钱,如果只是为了噱头,增加销售额,长期来看还是没有变化。

  万一遇上一波大牛市,没准还不如指数基金的收益高,因为即使赚钱了,也是市场因素,但提成却不少,减少了大家的收益。而熊市的时候,即使管理费0.8%,也比一般的指数基金0.3-0.6%要高,也比较鸡肋。

  所以最终考验的还是基金经理的内功,在震荡市场中精选个股,有优秀的择时能力,只有能穿越牛熊的收益,才能和指数基金做到差异化竞争,从而体现出浮动费率制度的优势,树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的影响力,更好地激励基金经理持续做好业绩,让好的基金经理做大做强,最终为咱们争取到更多利益。(财富号)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