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南,看到了东北人的痛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07 14:20:59
作者:海南
  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我在机场,准备飞往三亚。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去海南的人,并非都是去旅游。相反,有相当多的人像我一样,家在东北,却是去海南探亲。

  东北第四省
  我从小在东北长大、上学,大学同学也多为东北人,4年期,一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每次寒暑假,朋友圈总会有一波又一波人晒海南的自拍。

  四年间,我曾在海南遇到过的同学不计其数。

  少数人匆匆旅游,而大多数人,正如文首所说,他们大多数家里都在海南买了房。

  自然,我的长辈也在海南买了房。

  而今年,算一算应该是家里老人,来海南的第五年。

  5年来,爷爷和奶奶在入夏的六月回到东北,然后在寒冷10月的回到海南。

  而和我的爷爷奶奶一样,哈尔滨人在三亚的,据说有20万。三亚的外籍人口,有67.12%是东北籍人口,在海南三亚养老的异地老人近4万。

  网上管他们这种生活方式叫“候鸟式养老”。

  犹记得当初,刚交房不久,小区的会所里林林总总活动特别多,业主也多数东北人,大家被聚在一起,相互认识了不少人,特别是来自同一个城市的,更加亲切。

  几次照面聊得来,奶奶们就每天约着一起逛街、买菜、吐槽、跳舞。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当地的一些小商小贩,整个城市都是我所熟悉的乡音。无论是电梯、小区、还是超市......太多的东北菜馆、饺子馆、烧烤店,站在海南的街头仿佛置身东北。

  对于爷爷来说,年轻时候就愿意打渔,海南更是成全了他。

  清晨出门,傍晚回来,带着一桶桶鱼儿满载而归。

  生活平淡而充实,大概这就是晚年最美好的样子了吧。

  家里人有个微信群聊“一家人”,奶奶总是时不时地丢几张照片进去,分享一些新鲜事。

  然后就是来自小辈的百般夸奖,“老爸,每天收获多多啊!”、“鱼看着很有食欲啊,老爸回家里没用武之地了。”

  他们对于爷爷奶奶来海南一事只有支持,毫无反对。爸爸说,“听你奶奶说,邻居,周边的人都是我们那个城市周边的,没事串串门,约顿饭,吃住都很习惯。看着他们身体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我问过奶奶,“海南这么好吗?一年大半年都呆在这儿”

  奶奶说:“我不在家,你爸妈他们也能少跟着操心,高血压这么多年了,在家隔三差五就要打针吃药,来这面啥毛病都好了。”

  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天都要吃降压药,赶上个头疼脑热人就更显得憔悴。而在海南这几年,病症当然不可能瞬间痊愈,但整个人的精神,的的确确是变了,心态也变得豁然。

  海南被称之为东北第四省,毫不夸张。

  逃离东北
  东北的冷,一直是不被南方人所认可的。

  对于南方人而言,东北有暖气,东北到哪都有暖气,所以东北的一切冷都可以被抵消。

  但东北的冷,是可以让你冷到逃离。

  我的爷爷奶奶在海南的邻居,也是两口东北人。

  我第一次从人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他们说:
  “东北挨冻多年,承蒙海南善待”。

  和我们家不同的是,他们算是在这里常驻了,以后可能也不会回东北了。

  她的老伴腿上有疾,东北一旦进入冬天,出行就成了难题。

  零下一二十度,室外成月的结冰。一场雪后,地面的结冰,让普通人出现都成了问题,对于老人来说,出门简直是奢望,家里人也都不放心他在外面走动。

  子女早已经去了北上广,对于他们来说,无牵无挂,只要老两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在一起,家就无所谓到底是在东北还是在海南了。

  是啊,没有真正在东北生活过的人,真的无法理解东北的冷。

  东北的冷,不仅仅是触觉的冷,更是人气的冷,更是经济的冷。

  逃离东北,逃离的不仅仅是气候,更是逃离僵化。

  8毛钱一斤房的鹤岗事件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把一个东北小城从默默无闻拉到了人民的视线。

  相对于鹤岗而言,幸运的城市有,但不幸的城市更多。

  人口外流,或者人口逃离,成为了东北特别是东北偏北大多数小城不可避免的趋势。

  东北没有企业家,更没有能吸引人的企业。

  谈起东北,我能想起的是毛振华控诉亚布力管委会欺负度假村企业事件,提起东北,我能想起的是,当年创办华晨的商业奇才仰融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被逼出走国外的事件。

  谈起东北,我能想到东北塌陷到东北振兴,但最终仍然寂寂无闻。

  大力东北振兴十年间的发展,尚不及南方一些小城的成绩来的亮眼。

  曾经,有位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在谈到东北时,称东北有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几十年来,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力量无比强大,无时无刻不在的幽灵。这个幽灵徘徊在东北的大地上,成为东北经济最大的桎梏,并将东北一步步拖向深渊。

  在我看来,他不过是隐晦的在说,东北的“官本位”和“体制”。

  前几日,央视新闻曝光了长春某副局长,接待群众时出言不逊,让下属调查群众是哪个小区,大有要秋后算账,报复群众的意思。

  而最终的处理结果却仅仅是被通报批评。

  我想,这怕就是东北由上而下,贯彻而来的体制。

  东北已死,死而不僵,这句话怕是一点点都没有错。

  所以,我看到身边无数老人逃离东北的天气环境,无数的中年人逃离了东北的体制和营商环境,无数的年轻人,逃离了东北的一切。

  东北人的痛,当我真正站在海南,站在上海,站在深圳,我才看到,也才真真正正看的透。

  回不去的东北
  我问奶奶,你们还会回东北么?

  奶奶告诉我,也就这几年回去吧,你爸妈还在老家,等以后他们都退休了,来海南了,我们就不回去了。

  东北人齐聚海南不是毫无预兆的,如同,气候、环境成就了候鸟注定南飞的结局。

  老人们留在海南,年轻人江浙广深,东北庞大的躯壳,正在慢慢的空心化。

  第一批南下谋生的东北人,不仅早已经扎根立足,绝大多数人也已经吃到了房产升值的活力,就像海南,就像珠海,深圳,广州。子女也大多不会再触及东北,回到家乡。

  有人说,老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但对于当下的东北人来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根在东北,但回是回不去了。

  4月初的时候,和妈妈视频,她说家里又下雪了,特别冷。

  过去她总会说,一个人跑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干嘛,家里人很想念。

  但那天的她说,“孩子,好好在那边发展吧,家里的天气回来也是遭罪,等我们退休我们也去南方。”(大.胡.子.说.房.微.信.号)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联系我们)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