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去哪儿?5月“探访”349股 偏爱医药生物等4行业
市场大幅走弱也难挡机构调研的热情,5月份以来机构调研了349家公司,当中88家公司被1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从相关公司所属行业看,医药生物、计算机、化工、机械设备4行业较受偏爱。
5月以来机构“摸底”349股
年报、季报窗口期过后,即便市场大幅走弱也难挡机构调研的热情。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5月1日至17日),已有349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88家公司更是被 1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
其中,立讯精密(002475)、海康威视(002415)、华测检测(300012)、好太太(603848)、华宇软件(300271)、广联达(002410)、拓普集团(601689)、尚品宅配(300616)、开立医疗(300633)、三七互娱(002555)、东方国信(300166)这11家公司累计接受了超过50家机构的扎堆调研。
最受关注的是立讯精密,公司吸引了包括73家公募基金、14家券商、36家阳光私募、21家险资、9家海外机构及53家其他机构在内的212家机构调研;排第二的是海康威视,公司被200家机构调研,其中包含35家公募基金及31家券商;华测检测则以被101家机构调研,排在第三位。
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金风科技(002202)被机构调研最为密集,有6次;沪电股份(002463)、苏宁易购(002024)、潍柴动力(000338)被机构调研4次;而东方国信(300166)、坚朗五金(002791)、利达光电(002189)、岭南股份(002717)、安车检测(300572)、金科文化(300459)、亚光科技(300123)、长安汽车(000625)、伊之密(300415)这9家公司也被机构调研3次。
而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230家,即65.90%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调研141家,位列其后,参与了40.40%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阳光私募调研了110家公司,排名第三;以投资稳健见长的保险公司和海外机构分别对68家和6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分析人士指出,机构调研是A股上市公司信息公开、价值挖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被调研公司股价甚至“一飞冲天”。机构调研看似是A股市场的“日常动作”,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调研也在发生变化,看似老套路其实有新玩法。特别是不同主体参与调研、首次调研覆盖、组团调研与独家调研等,都大有门道。
券商、基金、险资、海外机构等密集调研的对象,重合度非常高。这反映在市场中,行业龙头、蓝筹白马等仍然是机构调研的必选项。目前市场上机构调研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等相当多样,机构调研中既有流于形式的走马观花,也有扎扎实实地调研走访,投资者需要区分对待。总体而言,调研仍是机构发现机会、排除风险的重要方法,机构调研的热门个股是当下机构化发展的市场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对于不同的调研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其背后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券商作为卖方机构,注重从调研中挖掘信息并加工分享给市场;而公私募机构等更注重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直接的交易机会;保险和保险资管在当前注重通过调研寻找组合配置的对象;海外机构一直以来都是以长线投资和价值投资见长,其调研轨迹代表着市场上长线和稳定资金的布局思路。
偏爱医药生物4行业
从被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3月上半月机构调研的167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34家)、化工(31家)、计算机(31家)、机械设备(30家)这4个行业中。此外,电子有27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而建筑装饰、电气设备、食品饮料、通信、传媒、轻工制造、农林牧渔、汽车、公用事业、有色金属这10个行业也有20至1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其他行业被调研的公司不到10家。
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被机构调研的31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中,开立医疗(300633)、国新健康(000503)、冠昊生物(300238)、宝莱特(300246)、量子生物(300149)、国际医学(000516)、健友股份(603707)、仙琚制药(002332)、东诚药业(002675)、京新药业(002020)、理邦仪器(300206)、正海生物(300653)这12家公司获超过10家机构调研。其中,开立医疗更是获得57家机构的抱团调研。
对于化工行业成为机构调研最多的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在强监管新政叠加黑天鹅事件影响行情向下走势分化明显。国泰君安指出,带量采购的执行和扩散将导致相当部分仿制为主的化学制药公司面临利润增速重估和估值体系重构,创新药成为化学制药工业长期主线的趋势进一步强化,部分具有持续研发创新能力的公司有望实现强者恒强,而部分专科产品或者偏消费的产品,由于其产品不在医保目录,面临较小政策压力会相对受益。
从上市公司业绩情况来看,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医药行业收入端整体增长19.08%,表现好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但由于部分公司大量计提商誉减值以及行业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在归母利润端出现负值增长的情况。在2018年流感等因素带来的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高基数的基础上,2019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收入端同比增长15.14%,归母净利润增长8.27%,虽然不及2018年同期的数据,但在高基数上仍维持了稳定的增长。
东吴证券行业分析师全铭表示,医药子板块分化加剧,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原料药继续领跑,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78.54%、50.65%、25.43%、26.5%。另外,创新药产业链和医药自主消费领域增长迅速,阶段性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重要动力。天风证券行业分析师郑薇认为,在当前市场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医药板块作为传统的防御性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尤其对于一季报业绩高增长同时估值合理的标的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垫”。
5月以来机构“摸底”349股
年报、季报窗口期过后,即便市场大幅走弱也难挡机构调研的热情。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5月1日至17日),已有349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88家公司更是被 1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
其中,立讯精密(002475)、海康威视(002415)、华测检测(300012)、好太太(603848)、华宇软件(300271)、广联达(002410)、拓普集团(601689)、尚品宅配(300616)、开立医疗(300633)、三七互娱(002555)、东方国信(300166)这11家公司累计接受了超过50家机构的扎堆调研。
最受关注的是立讯精密,公司吸引了包括73家公募基金、14家券商、36家阳光私募、21家险资、9家海外机构及53家其他机构在内的212家机构调研;排第二的是海康威视,公司被200家机构调研,其中包含35家公募基金及31家券商;华测检测则以被101家机构调研,排在第三位。
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金风科技(002202)被机构调研最为密集,有6次;沪电股份(002463)、苏宁易购(002024)、潍柴动力(000338)被机构调研4次;而东方国信(300166)、坚朗五金(002791)、利达光电(002189)、岭南股份(002717)、安车检测(300572)、金科文化(300459)、亚光科技(300123)、长安汽车(000625)、伊之密(300415)这9家公司也被机构调研3次。
而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230家,即65.90%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调研141家,位列其后,参与了40.40%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阳光私募调研了110家公司,排名第三;以投资稳健见长的保险公司和海外机构分别对68家和6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分析人士指出,机构调研是A股上市公司信息公开、价值挖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被调研公司股价甚至“一飞冲天”。机构调研看似是A股市场的“日常动作”,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调研也在发生变化,看似老套路其实有新玩法。特别是不同主体参与调研、首次调研覆盖、组团调研与独家调研等,都大有门道。
券商、基金、险资、海外机构等密集调研的对象,重合度非常高。这反映在市场中,行业龙头、蓝筹白马等仍然是机构调研的必选项。目前市场上机构调研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等相当多样,机构调研中既有流于形式的走马观花,也有扎扎实实地调研走访,投资者需要区分对待。总体而言,调研仍是机构发现机会、排除风险的重要方法,机构调研的热门个股是当下机构化发展的市场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对于不同的调研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其背后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券商作为卖方机构,注重从调研中挖掘信息并加工分享给市场;而公私募机构等更注重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直接的交易机会;保险和保险资管在当前注重通过调研寻找组合配置的对象;海外机构一直以来都是以长线投资和价值投资见长,其调研轨迹代表着市场上长线和稳定资金的布局思路。
偏爱医药生物4行业
从被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3月上半月机构调研的167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34家)、化工(31家)、计算机(31家)、机械设备(30家)这4个行业中。此外,电子有27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而建筑装饰、电气设备、食品饮料、通信、传媒、轻工制造、农林牧渔、汽车、公用事业、有色金属这10个行业也有20至1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其他行业被调研的公司不到10家。
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被机构调研的31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中,开立医疗(300633)、国新健康(000503)、冠昊生物(300238)、宝莱特(300246)、量子生物(300149)、国际医学(000516)、健友股份(603707)、仙琚制药(002332)、东诚药业(002675)、京新药业(002020)、理邦仪器(300206)、正海生物(300653)这12家公司获超过10家机构调研。其中,开立医疗更是获得57家机构的抱团调研。
对于化工行业成为机构调研最多的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在强监管新政叠加黑天鹅事件影响行情向下走势分化明显。国泰君安指出,带量采购的执行和扩散将导致相当部分仿制为主的化学制药公司面临利润增速重估和估值体系重构,创新药成为化学制药工业长期主线的趋势进一步强化,部分具有持续研发创新能力的公司有望实现强者恒强,而部分专科产品或者偏消费的产品,由于其产品不在医保目录,面临较小政策压力会相对受益。
从上市公司业绩情况来看,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医药行业收入端整体增长19.08%,表现好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但由于部分公司大量计提商誉减值以及行业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在归母利润端出现负值增长的情况。在2018年流感等因素带来的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高基数的基础上,2019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收入端同比增长15.14%,归母净利润增长8.27%,虽然不及2018年同期的数据,但在高基数上仍维持了稳定的增长。
东吴证券行业分析师全铭表示,医药子板块分化加剧,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原料药继续领跑,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78.54%、50.65%、25.43%、26.5%。另外,创新药产业链和医药自主消费领域增长迅速,阶段性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重要动力。天风证券行业分析师郑薇认为,在当前市场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医药板块作为传统的防御性板块配置价值凸显,尤其对于一季报业绩高增长同时估值合理的标的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垫”。
>相关新闻
- 日本大企业平均加薪达1.3万日元,均为30年来最高水平2023-08-08 06:08:11
- [黄金]江西萍乡各金店铂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8月8日铂金价2023-08-08 06:08:57
- [黄金]2023年5月10日贵州六盘水宝庆银楼黄金价格查询2023-05-10 06:05:15
- 大厂:打通交通“大动脉”构建发展新格局2023-01-17 10:01:22
- 2023春节过年A股休市安排 2023年春节股市休市时间一览表2023-01-17 10:01:11
- 启东市东海镇盘活存量用地,赋能城镇发展,让“沉睡”土地“铆足2022-10-24 01:10:15
- 2022年106个大城市名单出炉:江苏占11席!哪个城市第一?附具体名2022-10-20 03:10:03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