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丨谨防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需擦亮眼睛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20 22:20:58
作者:公司,宣传,产品,女士,消费者

捉销师讯:

文丨邵阳

责编丨陆慧

案情回顾

2012年9月,A公司和B公司共同举办了某营养滴液产品的宣传会,B公司的销售员小C向与会的老年人极力推荐该产品,宣称该产品适用于150种疾病,是对抗糖尿病、血管硬化、高血压、低血压、肾病、癌症等的“神药”。这对已80高龄的薛女士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和误导。薛女士一口气订购了72瓶,产品总价41,760元,并随即支付了18,960元。随后,薛女士服用该产品长达2年时间。

2015年5月,薛女士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异常,其血压与癌细胞指标均存在超标情况,便在医生建议下停止服用该产品。2016年12月,薛女士诉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要求B公司“退一赔三”,A公司和小C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到底该由谁来担责?

A公司辩称,其只是产品的总经销代理,应当由代理商及实际销售商B公司承担责任。B公司辩称,其销售的这款产品经过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并有检验报告,其之前印发的宣传材料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的内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在2012年11月对此已作出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故只同意退货,不同意赔款。小C则认为自己只是B公司的员工,按照公司要求进行宣传,应当由B公司承担责任。

法院裁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本案中, B公司在销售系争产品时宣称其适用人群包含患糖尿病、血管硬化、高血压、低血压、肾病、癌症患者等, “经过50年临床测试,已确定约150种疾病之使用范围”等,其广告宣传内容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将普通保健品的功效宣传为药品功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误导,且B公司亦认可因系争产品夸大宣传被相关行政机关处罚,故法院认定B公司的宣传行为对消费者构成欺诈。现薛女士以此为由向B公司主张退还货款18960元,并按照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赔偿56,880元,于法有据,应予支持。

同时,法院认为,销售员小C是B公司的员工,其向薛女士销售产品时系职务行为,不应承担责任,而A公司是产品包装上印制的总代理商,薛女士仅可向出售系争产品的直接销售者B公司主张赔偿,对于薛女士要求A公司和小C承担连带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

法官评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关注,特别是老年人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保健品商家纷纷抓住老年人在意健康又容易贪图小利、跟风从众的心理,办起了一些所谓的健康讲座、营养宣传会等,大肆夸大甚至是虚假宣传保健品的功效,误导老年人,形成欺诈。

防骗锦囊

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一是看有无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蓝帽子标志”,这是国家让消费者辨认区分真假保健品的特制标志;二是看包装是否规范,有无不清晰、无法识别的部分;三是要仔细辨认商品成分表并认准GMP认证标志,千万不要轻信商家“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落入消费陷阱中。

老年消费者在服用保健品的过程中如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将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告知家人,并积极进行维权。

维权提示

消费者可以参考上述案列中薛女士的做法,一来收集销售人员、销售公司的资料,二是保留产品的宣传资料、包装、容器等,并保存自己付款或转账的凭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权。

若购买到不合格的保健食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的,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若销售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可以拨打工商局投诉举报热线12315举报;若被诈骗的金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当然消费者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