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穷到卖地 许家印为何斥资买买买?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19 15:19:27
作者:法拉第,亿元,汽车,质押,新能源
  贾跃亭并没有回国的意思,在美国继续造车。

  “贾跃亭勒紧裤腰带,许家印敞开大肚皮。”

  2019年元旦,贾跃亭的造车公司Faraday Future(简称FF,法拉第未来)与恒大健康宣布达成和解,结束了连续数月的投资纠纷案,贾和许正式“分道扬镳”。

  许家印并没有在美国找机会,而是将投资的视线转向了传统汽车的诞生地,欧洲。几天前便宣布,今年6月就要投产新车。

  贾跃亭并没有回国的意思,在美国继续造车。但陷入资金危机的他,除了裁员之外,最近还开始卖地,推进新车量产。

  贾跃亭卖地
  保住核心技术

  3月14日,法拉第未来宣布,公司将调整非核心资产,决定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其拥有的美国北拉斯维加斯超过5000亩的Apex工业用地。

  法拉第未来方面称,将在2019年内努力筹集足够的资金,尽快将FF91推向市场并为今后的大规模量产FF81做准备。

  “卖地求生”的贾跃亭,除了要继续推进量产之外,更想保住核心技术。

  FF的核心技术也是恒大器重的关键之一。

  “眼见为实”,许家印在参观完FF核心研发部门、体验完FF91之后表示,“FF的确是在同类企业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FF的首款高端车型,FF 91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39秒,最高续航里程700公里,并搭载30多个智慧感测器和智能升降3D镭射雷达,拥有无人自动泊车、面部识别技术、无缝进入系统等技术。

  同时,拥有多达10块超级大屏、光速网络入口,打通车内娱乐、内容和云服务,实现移动办公、娱乐休闲等智慧生活场景。

  FF在全球拥有超1000人的科研团队(该数据为去年融资时的数据,暂未更新),已在中美两地提交申请专利接近1500件,获得专利超过380件。

  而目前,中国主流造车新势力专利申请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长城华冠、蔚来汽车、FF法拉第未来。(截止2018年7月31日数据,“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
  而FF法拉第未来,在智能网联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甚至排名第一,超过了李斌创办的蔚来汽车。

  实际上,贾跃亭与许家印曾签署过一份协议,其中侧面印证了恒大对FF资产、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第一,三方签署《股权质押协议》,质押内容包括FF TOP和FF香港旗下法法中国的绝大部分股权,恒大系质权人;
  第二,三方签署《资产抵押协议》,抵押内容包括FF位于洛杉矶的总部和FF位于汉福德的工厂,恒大系抵押权人;
  第三,三方签署《知识产权质押协议》,质押内容FF针对电动车开发制造的知识产权,恒大系质权人。

  在与贾跃亭爆发仲裁冲突前后,恒大通过司法途径,对上述质押、抵押利益的资产保全,这使得贾跃亭名下的核心资产,处于冻结状态。

  而《股东协议》的条款中也写明,恒大享有对FF未来资产运作的高度控制权。

  此前,一位FF高管对《棱镜》表示,恒大这样的公司,有自己的发展布局,这种自身发展的动力,不会因为条条框框的投资协议而被束缚,“恒大早晚要造车,我们不应该(也没法)限制人家。”

  “(2018年)8月时,我们很接近和解。”这位FF高管透露,但FF不愿让渡专利使用权,放开对恒大的造车限制,导致后来的矛盾升级。

  栽过跟头的许家印,对汽车行业的投资有了些经验。

  房企投资搞技术
  恒大似乎看明白了路

  贾跃亭宣布卖地的第二天,恒大又收购了一家“搞技术”的公司。

  3月15日,恒大以5亿元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的股份。泰特机电全资持有的荷兰e-Traction公司,拥有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所谓轮毂电机技术,就是将汽车的“动力、传动、制动”系统整合成为一套电机。

  直接植入汽车轮毂里驱动车轮,从而省去了减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等80%的传动部件,能够提升传动效率,减少用电量,整车重量也将大大减轻。

  从电机、到电池、再到整车研发、生产、销售,恒大在短短数月时间里,几乎把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买”了个遍。

  今年1月,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63亿元)收购瑞典的全球性电动汽车公司NEVS国能电动汽车。

  今年1月,恒大收购柯尼塞格母公司30%的股份,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顶级新能源汽车。

  今年1月,恒大健康全资子公司恒大新能源动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10.59亿元入主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以持股比例58.07%成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9月,恒大集团144.9亿元入股广汇集团,旗下广汇汽车为中国排名第一的乘用车销售商。

  截止目前,恒大共计对FF、NEVS、柯尼塞格等公司投资约300亿元。与此同时,除了对外买买买之外,恒大还自己开设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超135亿元。

  也就是说,恒大的车还没有造出来,就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砸了400多亿人民币。

  实际上,这400亿并没有乱砸。

  与宝能、华夏幸福、万达等房企投资整车厂不同,恒大还收购了一些“技术型公司”,做资源整合。比如做电机的泰特机电、做动力电池的卡耐新能源。

  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吉利汽车最清楚。

  李书福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与福特、沃尔沃方面反复交涉,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同时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谈判团队。其中,不乏国内外的律师事务所、汽车业界的顶级精英。

  在回顾整个谈判过程时,李书福对媒体坦言:“知识产权的问题谈的是比较艰苦的。但吉利要花那么多的钱去买一个世界顶级的豪华汽车公司,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持,买来的这个公司那是苍白无力的。”

  许家印也几天前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公布了恒大汽车的发展目标,“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恒大能否像吉利一样,通过收购造一个“汽车帝国”,确实值得期待。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联系我们)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