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方向渐明 制度创新不止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31 09:37:55
作者:退市
创业板从改革创新中来,在改革创新中成长。十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整体来看,创业板目前已基本形成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

当前,创业板恰逢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春风,改革的目标无疑是不断增强板块包容性和覆盖面。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改革的方向是,在上市发行、再融资、退市等方面做到更加市场化、更具包容性,并推进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得改革快速、平稳落地。

推进多元化退市制度改革

创业板推出时,与主板相比增加了 净资产为负 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 等退市指标,通过设置市场化指标强化板块风险控制机制。此外,创业板于2012年发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并相应修订上市规则,遏制炒壳炒差不良风气,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体系。

创业板退市制度改革中,净资产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市场化退市指标、快速退市、严格恢复上市审核标准、设置退市整理期等规定在后续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鉴或采纳,创业板对健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某头部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

但也应该看到,未来随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推行,资本市场入口将进一步通畅,为保证市场实现优质 新陈代谢 ,推进劣币高效快速出清、完善多元化退市制度也应跟上步伐。

田利辉建议,在退市方面部分借鉴境外市场的方式,让壳股逐步转化为 僵尸股 ,实现 软退市 ;投资者服务方面,加强投资者教育的同时,可探索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的考试制度。3

完善差异化发行上市制度

创业板主要定位于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在制度方面,与主板服务大盘蓝筹企业、中小板服务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错位和补充。一是利润门槛更低,二是现金流及收入要求更低,三是放开无形资产占比要求。

差异化的门槛使得资本市场真正拥有了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平台,大大提升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一是降低了A股市场的盈利门槛;二是放开无形资产占比限制,提升了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包容性。

过去十年,创业板在服务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创业板上市要求仍然比较严,其职能尚未充分发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将创业板建设成一个包容性更大、覆盖面更广的板块。如在上市标准方面,应增加对公司的包容性,且不应局限于战略新兴行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

长江证券(6.86 +0.15%,诊股)承销保荐董事总经理殷世江认为,创业板要定位为筛选优秀的公司,而不是筛选优秀的行业,因此不应限制企业范围。同时,建议在评判行业竞争力时增加对毛利率指标的考虑。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联系我们)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