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红利”难测 基金经理慎对科创“影子股”
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行将询价。有机构结合公司业绩指标测算,其发行市盈率可能在40倍附近。而A股对标企业精测电子动态市盈率约在30倍左右,这令市场浮想联翩:科创板正式交易后,如股价急速拉升,会否造成A股的科技板块出现短期“估值泡沫”?对此,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A股市场仍将持续震荡,并不具备出现“估值泡沫”的基础,即便短期科技板块跟风上涨,也没有持续性,投资者不可贸然跟风。除了需要用其他估值方法进行估值的企业外,科创板的普通企业估值仍需依据基本面进行,市盈率仍是重要指标,盲目靠预期追捧“估值泡沫”会导致巨大的投资风险。
隐形“红利”难测
基于市场对科创板的热情持续高涨,早在5月份就有基金经理指出,在估值差的影响下,A股可对标的科技股有可能成为新的科创概念股而被投资者追捧。光大保德信基金就曾认为,科创板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点,需要高度重视。预计短期资金分流效应有限,要更多关注其映射效应,可以关注主板的科技创新龙头公司。在行业配置上,坚持以科技成长为主线,主要是半导体、人工智能、5G、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
这种预期正部分成为现实。华兴源创成为科创板询价第一股后,对标企业精测电子应声暴涨,两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12.9%,成交量显著放大。不仅如此,基于对科创板挂牌上市后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预期,许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挖掘其它对标的科技股,希望能够提前潜伏。
尽管预见到这种隐形的“红利”,但基金经理们却并不建议投资者参与这种博弈。上海某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总监表示,从科创板的询价路演来看,挂牌上市后被迅速推高估值的概率很高,但这种高估值并不具备持续性,因为它完全是资金驱动型,依赖于市场情绪的变化,而且取决于市场博弈资金的量级,很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高估值回归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必须警惕其中巨大的投资风险。
紧扣基本面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5G等热潮的兴起,基金经理们对科技股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但在他们的眼里,科技股的基本面远比概念更重要。
海富通基金表示,科创板启动后,会对目前中小创的公司带来分流压力,但从中长期来说,也是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表现,因此,对科技股要仔细甄别。某基金经理更是直言,科创板实施注册制的同时,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进退有序会逐步成为常态。自身质地不够好的企业,勉强上了科创板后也难逃退市的结局,因此,对科创板概念股研究的重点,还是在有望登陆科创板企业的基本面上。
中欧科创主题三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培认为,科创板的投资门槛相比现有A股市场更高,专业机构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只有更加准确的定价,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王培指出,科创板推出的初期可能会有一些主题投资行为,但出现热炒的概率不大。一方面,科创板的投资门槛较高,定价权掌握在专业投资机构手中;另一方面,注册制规则下拟上市公司的供给充足,市场会理性看待个股的投资价值。
中报又成“试金石”
6月将逝。对于注重基本面投资的基金经理们来说,即将陆续出炉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以及半年报,将成为科技股含金量的又一块试金石。
上海一位科技创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科技板块中有许多个股的消费属性很强,且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二季度经营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季度环比的趋势如何,都会成为基金经理关注的焦点。他强调指出,不能静态观察中报业绩数据,要结合行业变化、上下游异动和业绩环比来综合判断科技股的基本面趋势,不能单纯地用PE等指标来判断其投资价值。“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公司业绩突然由好变坏、由盈转亏的现象频发,必须增加基本面研究的力度。”该基金经理说。
海富通基金范庭芳则认为,七八月份伴随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报告,或将出现一波中报行情,将更多基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进行投资,在中报业绩中挖掘个股。她表示,后续主要关注两条主线:第一,以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硬科技类,这类公司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不能局限于估值,更多的是结合对未来前景的长远判断;第二,泛消费,尤其是其中一些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细分板块。
隐形“红利”难测
基于市场对科创板的热情持续高涨,早在5月份就有基金经理指出,在估值差的影响下,A股可对标的科技股有可能成为新的科创概念股而被投资者追捧。光大保德信基金就曾认为,科创板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点,需要高度重视。预计短期资金分流效应有限,要更多关注其映射效应,可以关注主板的科技创新龙头公司。在行业配置上,坚持以科技成长为主线,主要是半导体、人工智能、5G、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
这种预期正部分成为现实。华兴源创成为科创板询价第一股后,对标企业精测电子应声暴涨,两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12.9%,成交量显著放大。不仅如此,基于对科创板挂牌上市后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预期,许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挖掘其它对标的科技股,希望能够提前潜伏。
尽管预见到这种隐形的“红利”,但基金经理们却并不建议投资者参与这种博弈。上海某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总监表示,从科创板的询价路演来看,挂牌上市后被迅速推高估值的概率很高,但这种高估值并不具备持续性,因为它完全是资金驱动型,依赖于市场情绪的变化,而且取决于市场博弈资金的量级,很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高估值回归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必须警惕其中巨大的投资风险。
紧扣基本面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5G等热潮的兴起,基金经理们对科技股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但在他们的眼里,科技股的基本面远比概念更重要。
海富通基金表示,科创板启动后,会对目前中小创的公司带来分流压力,但从中长期来说,也是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表现,因此,对科技股要仔细甄别。某基金经理更是直言,科创板实施注册制的同时,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进退有序会逐步成为常态。自身质地不够好的企业,勉强上了科创板后也难逃退市的结局,因此,对科创板概念股研究的重点,还是在有望登陆科创板企业的基本面上。
中欧科创主题三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培认为,科创板的投资门槛相比现有A股市场更高,专业机构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只有更加准确的定价,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王培指出,科创板推出的初期可能会有一些主题投资行为,但出现热炒的概率不大。一方面,科创板的投资门槛较高,定价权掌握在专业投资机构手中;另一方面,注册制规则下拟上市公司的供给充足,市场会理性看待个股的投资价值。
中报又成“试金石”
6月将逝。对于注重基本面投资的基金经理们来说,即将陆续出炉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以及半年报,将成为科技股含金量的又一块试金石。
上海一位科技创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科技板块中有许多个股的消费属性很强,且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二季度经营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季度环比的趋势如何,都会成为基金经理关注的焦点。他强调指出,不能静态观察中报业绩数据,要结合行业变化、上下游异动和业绩环比来综合判断科技股的基本面趋势,不能单纯地用PE等指标来判断其投资价值。“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公司业绩突然由好变坏、由盈转亏的现象频发,必须增加基本面研究的力度。”该基金经理说。
海富通基金范庭芳则认为,七八月份伴随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报告,或将出现一波中报行情,将更多基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进行投资,在中报业绩中挖掘个股。她表示,后续主要关注两条主线:第一,以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硬科技类,这类公司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不能局限于估值,更多的是结合对未来前景的长远判断;第二,泛消费,尤其是其中一些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细分板块。
>相关新闻
- 吴彦祖发文谴责飞机上光脚踩座椅乘客:这不可取2025-04-03 08:04:26
- 央视揭某砂坑回填数年却越填越大 群众多次举报却从未立案2023-05-24 03:05:05
- 越南打工人不加班逼急中国老板:一天只干5小时,集体准时下班2023-05-23 06:05:00
- 合山市农业农村局获“国字号”荣誉2023-01-17 10:01:20
- “闺蜜show”运营方因涉嫌传销被法院裁定冻结账户2023-01-17 10:01:14
- 通州区先锋街道:持续强化“三到位” 筑牢综禁“防火墙”2022-10-19 01:10:15
- 乐安拼搏创先书写发展新篇章2022-10-18 09:10:29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